玉米穗腐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生,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那么如何識別玉米穗腐病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玉米穗腐病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措施!
危害癥狀:
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發病。被害果穗頂部或中部變色、變腐,呈暗褐色或紅色。籽粒上或籽粒間產生霉狀物,籽粒無光澤、不飽滿、發芽率低。果穗病部苞葉粘結在果穗上不易剝離。主要借空氣、雨水傳播,通過玉米的各種傷口或衰弱的組織進行侵入。也可通過果穗接觸傳染。玉米穗腐病的發生與溫度、濕度、地勢、土壤類型、蟲害程度、品種以及種植密度有關。
防治措施:
1、在玉米收獲后,清理田間玉米茬、稈等帶菌病殘體,集中燒毀或結合深耕細耙將病殘體埋入地下腐爛。
2、選擇抗耐病品種,實行輪作倒茬。一般應選擇前茬種植大豆、小麥、馬鈴薯等作物,且耕層深厚、肥力較高、排灌能力好的田塊種植玉米。
3、合理密植,采取測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重視拔節期或孕穗期的追肥,特別是磷、鉀肥的追施,預防生育后期脫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4、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和煤渣按1∶100配成粒劑,每株灌心2克,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用20%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或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200克制成藥土點心,可防治病菌侵染葉鞘和莖稈。
5、隔行去雄促增產。玉米進入蠟熟末期,扒開玉米果穗苞葉,促玉米早熟。
以上就是玉米穗腐病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措施。更多作物種植栽培管理技術和肥料小知識小技巧請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